大陸
2009
1948年深秋,中原戰場硝煙彌漫,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相繼攻克鄭州、開封等中原城鎮,華東野戰軍殲滅國民黨黃百韜兵團,國民黨徐州駐軍劉峙集團急忙調整部署。為粉碎劉峙集團的戰略企圖,力求就地殲滅劉峙集團,中央軍委急電中原野戰軍攻占宿縣,切斷徐蚌線。一時間,處於徐州和蚌埠之間的宿縣,成為淮海戰役中一枚舉足輕重的棋子,剛剛結束鄭州、開封攻克戰的中原野戰軍,奉命日夜兼程,向徐州方向挺進。中原野戰軍第三縱隊副司令劉昌毅率部挺進,在宿縣外圍遭遇國民黨坦克部隊的阻擊,部隊傷亡很大。劉昌毅果斷退出戰鬥,派出特務連,摸清阻擊之敵隸屬國民黨駐守宿縣的張績武交警16總隊。仗還沒開始就遭遇敵人的坦克阻擊,劉昌毅決定先徹底摸清張績武在宿縣的城防部署,為攻打宿縣做充分的戰前準備。劉昌毅攻打宿縣的主張與軍委首長的戰略意圖不謀而合。在中央軍委、毛主席“愈快愈好、至要至盼”的電令下,劉昌毅親自帶隊喬裝進程,不僅徹底摸清張績武在宿縣的城防部署情況,還“賊不走空”地“偷”出一車炮彈。張績武正為軍械庫遭竊而惱火,劉昌毅又兵貴神速地拿下宿縣火車站。軍械庫失竊,火車站被攻陷,張績武開始意識到劉昌毅絕非一般的對手。張績武虛實並用,加固宿縣城防工事,調整宿縣兵力部署;劉昌毅以假亂真、真真假假,打亂張績武的陣腳,奪得攻城戰開展前心理戰的主動權,讓張績武顧得了東門、顧不了西門,只能隨著劉昌毅的戰鬥調整,倉皇奔波於宿縣東西城門之間。攻城戰正式打響,劉昌毅部署在宿縣東門佯攻的部隊火速向西門轉移,在劉昌毅組織的猛烈攻擊下,付出傷亡代價,攻克宿縣西門,潮水般涌入宿縣縣城,全殲張績武所部13000餘人,活捉國民黨名將張績武,讓同為湖北老鄉的張績武輸得口服心服,為淮海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詳情